让量子计算机走出实验室,本源量子的成长之路

让量子计算机走出实验室,本源量子的成长之路

来源:求是量子系列之“量子产业观察”

在前面四期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四大物联网龙头企业百度,阿里,腾讯(BAT)以及华为(Huawei)的量子产业布局。从本篇(第五期)起,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活跃在一线的初创公司,看看这些相对“微小”的力量是如何汇聚在一起,引领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量子信息和计算产业的发展。

今天的主角是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制量子计算机的高新科技企业。让量子计算走出实验室,真正为人类社会服务,是本源人的征途。

阅读更多
全球量子科技与工业快讯第十二期

全球量子科技与工业快讯第十二期

来源:ORNL Quantum Computing Institute | 转译编写:求是量子

中国或将成为国际量子技术的领导者

随着量子技术的发展,中美对于新兴科技研发的竞争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根据来自Valuenex的数据,中国拥有超过3000个和量子技术相关的专利,是第二名美国的2倍,第三名日本的5倍。其中,在量子通信和加密相关的硬件,华为(Huawei)拥有100个专利,而北京邮电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拥有84个。为了保持优势地位,美国除了进一步加大本土对于量子技术相关的投资,拜登政府或将寻求与日本等其他国家的合作。

阅读更多
全球量子科技与工业快讯第十一期

全球量子科技与工业快讯第十一期

来源:ORNL Quantum Computing Institute | 转译编写:求是量子

中国将在下个五年持续增加基础科研投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读的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持续增加科研投入,且每年增长不低于7%。其中,用于基础科研的经费将在2021年增加10.6%。在该五年计划中,中国将重点关注以下7个领域:下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半导体,基因生物工程,临床医药以及深空深海探测。该报告还指出中国将新建更多的国家实验室以支持量子信息与人工智能的研究。

阅读更多
全球量子科技与工业快讯第十期

全球量子科技与工业快讯第十期

来源:ORNL Quantum Computing Institute | 转译编写:求是量子

确定性多量子比特纠缠态的制备迎来突破

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研究人员于近日在一个小型量子网络中成功实现了确定性多量子比特纠缠态的制备。该网络由少量超导量子比特组成,不同的量子比特通过超导同轴线连接。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最多将位于两端的6个超导比特相互纠缠。[相关文章Deterministic multi-qubit entanglement in a quantum network发表在顶级期刊《自然》]

阅读更多
全球量子科技与工业快讯第九期

全球量子科技与工业快讯第九期

来源:ORNL Quantum Computing Institute | 转译编写:求是量子

英国石油将与IBM联合探索量子计算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世界最大的私营石油公司之一的BP公众有限公司(BP plc,前称英国石油)将和IBM合作利用量子计算来解决相关商业和工程问题。其探索将着重于提高效率以及降低碳排放。

阅读更多